廣東10月關停8513家中小企業過經濟寒冬
2008年12月17日05:18 大洋網—廣州日報
本報訊 (記者王鶴 通訊員仁宣)昨日上午,全國人大代表視察組前往省經貿委視察調研中小企業扶持情況。省經貿委相關負責人透露,10月全省停產的中小企業數量為8513家,大於今年前三季度總和。人大代表指出,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問題,在部分經濟欠發達地區存在收費不規範現象,如何解放思想破解這些難題是中小企業能否挺過“寒冬”的關鍵。
前三季度註銷企業數2.15萬家
省財政162億元助
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2008年是對中小型企業全面體檢的一年,誰是英雄,誰是好漢,就看這一年了。”昨日上午,省經貿委中小企業局負責人透露,今年1~9月,全省停產、歇業、關閉和轉移的中小企業為7148家,但僅僅過去一個月,這個數字就上升為15661家。廣東省中小企業局局長劉煥泉表示,目前,中小企業增速回落,全省工業37個行業中,有29個行業增速同比回落,其中電氣機械、紡織服裝、建築材料、森工造紙、汽車等五大產業增速明顯回落。私營企業出口567億美元,同比增長6.9%,比去年同期下降34.8%。今年前三季度註銷企業數為2.15萬家,主要集中在批發零售業和製造業等行業,分別占註銷企業總數的37%、22%。
劉煥泉表示,全省有相當部分中小企業出現了減產、減員現象,關閉、停產、歇業和外遷的中小企業也明顯增加,但沒有出現所謂的“倒閉潮”現象,並仍然表現出一定的抗風險能力,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針對中小企業面臨的困境,省政府制定了《關於促進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和相關落實方案,根據《意見》,省財政調整安排了162億元幫助中小企業渡過當前難關,其中涉及調整預算提前安排使用的140億元,包括裝備製造業、中小企業、示範性產業轉移園、產業轉移獎勵專項資金等;新增安排22億元,用於設立擔保機構、技術改造和創新等方面。
全省企業登記100.3萬戶
中小企業就占99.8%以上
“地方政府要解放思想,幫企業減負”
人大代表宋亞養建議,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政府收入指標制定上要科學一點,“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必須要解放思想,幫企業減負。”宋亞養說,如果再增加稅收增加中小企業負擔,可能會造成更多中小企業倒閉。
“在金融寒冬中,政府應盡可能幫助中小企業活下來,中小企業活下來,它們的員工就有就業,有就業就有工資,有工資就有消費。”人大代表張思民在聽完省經貿委的彙報後表示。據瞭解,全省各類企業登記100.3萬戶,中小企業就占99.8%以上。全省7000多萬的就業人口有65%以上是在中小企業實現就業的,80%的流動人口,80%的城鎮新增勞動力,80%的下崗失業人員都在中小企業實現就業。有人大代表指出,穩定中小企業就是穩定就業,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有很大的作用。
中小企業面臨融資難
廣東迫切需要金融創新
四大銀行村鎮放貸率不到20%
“對於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廣東有什麼金融創新的辦法嗎?”人大代表鄭振濤問道。廣東銀監部門負責人表示,廣東銀監部門正積極引導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放貸力度。“除了政策原因,現在部分中小企業對貸款也存在觀望態度。”廣東銀監相關負責人說,部分企業覺得貸款利率有望進一步下調,生產資料價格也有下滑趨勢,於是也出現了部分中小企業並不急於貸款的情況。她還補充說,銀行部門審批了資金,但距離放貸還需要一些時間,也是造成目前中小企業貸款率不高的原因。
人大代表李秉記表示,雖然廣東銀監會一直在引導銀行,但對於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廣東還需要金融創新的精神。他表示,他在前段時間考察了浙江等地,在江浙地區,當地部門為鼓勵當地商業性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規定當商業銀行在對中小企業給予一定貸款後,可允許其在外地或當地新設服務性機構,提高了銀行積極性。
有人大代表提出,金融改革,尤其是對中小企業扶持的方面,廣東還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李秉記說,四大銀行在村鎮的放貸率不到20%,而在省、市地區放貸比率達到60%。對於中小企業融資有重要作用的小額貸款和村鎮銀行在廣東至今發展緩慢。他說,在江蘇、浙江等地小額貸款業務蓬勃發展,隨著國家相關措施的出臺,目前當地已經有111家小額貸款機構成立,並由23家在報備中,但廣東至今一家小額貸款機構都沒有。
“對於目前的金融形勢,政府應該有清醒的認識。”人大代表張思民說,“如果中小企業大規模倒閉,銀行方面也不能獨善其身,政府收入也將受到影響,其實,政府、企業、銀行都在一條船上,只有互相幫助,才能共度危機。”
(來源:http://news.QQ.com)
|